“抽完神经,牙不疼了就能结束治疗?”这是口腔科最常见的认知误区。临床数据显示,约38%的患者误以为“抽神经”等同于根管治疗全程,导致后续感染复发、牙齿折裂甚至拔牙的悲剧。今天从医学本质、技术流程到长期维护,厘清二者的关系与治疗核心。
抽神经(牙髓去除术) 仅是根管治疗的起始环节,核心目标是移除病变牙髓(含神经、血管),快速缓解急性牙髓炎引发的剧烈疼痛。操作需在局部麻醉下进行,医生通过钻开牙齿、清除感染组织实现即刻止痛。
根管治疗则是系统性的感染控制工程,包含四大关键阶段:
1.抽神经:彻底清除牙髓腔内坏死组织;
2.根管预备:扩大、修整根管形态,清除残留感染物;
3.根管消毒:药物冲洗杀灭细菌(常用次氯酸钠溶液);
4.根管充填:严密封闭根管,隔绝再感染。
简单说:抽神经是“清创”,根管治疗是“清创+灭菌+封堵+修复”的全流程。
抽神经后疼痛消失,误以为治疗完成。实则未消毒充填的根管会成为细菌温床,感染向牙根尖扩散,引发骨质破坏、牙龈脓肿,最终牙齿松动。
部分患者为减少就诊次数,要求仅抽神经。但数据显示:
完整根管治疗:成功率>90%,平均就诊3次,总费用3000-6000元;
仅抽神经:感染复发率超70%,后续治疗成本翻倍(拔牙+种植需1.5万起)。
张女士因龋齿导致牙神经外露,仅做抽神经未充填根管。1年后牙根尖囊肿化脓,CT显示颌骨被侵蚀,最终拔除患牙并植骨修复,总花费超4万元。
必查项目:X光片(观察根管形态)+冷热刺激测试(判断牙髓活性)+叩诊(排查根尖炎症)。
决策依据:牙髓外露类型决定方案(如点状露髓可尝试盖髓术保神经,大面积龋源性露髓需根管治疗)。
抽神经后:用显微锉扩大根管,配合超声荡洗清除侧支感染(根管预备);
消毒关键:交替使用EDTA螯合剂+氯己定溶液,杀灭顽固生物膜细菌。
充填材料:牙胶尖+生物陶瓷封闭剂(防止微渗漏);
技术标准:充填物距根尖0.5-2mm为佳,过度填充可能刺激根尖组织。
根管治疗后牙齿脆性增加50%,冠修复:
后牙:全瓷冠或金属烤瓷冠(抗咬合力>1000N);
前牙:超薄瓷贴面(兼顾美观与强度)。
行动建议:
若确诊牙髓炎:完整根管治疗+牙冠修复是保牙唯一路径,拒绝“只抽神经不充填”;
费用参考:
避坑必做:
① 索要术前X光片+术后根充片对比;
② 合同注明“根尖阴影未缩小可免费再治疗”;
③ 术后3天避免患侧咀嚼,1年内复查牙冠密合度。
即刻发送牙齿X光片,可领取《根管治疗15项风险清单》(含机构资质核验表/费用陷阱识别)——让天然牙重生不与隐患同行!
专属预约通道,数据实时更新
免费在线价格查询
网站提醒和声明
本站为注册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非“肤美网”编辑上传提供的文章/文字均是注册用户自主发布上传,不代表本站观点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、虚假信息、错误信息或任何问题,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。